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環保越來越關注,這客觀上使得無線蜂窩網絡的運營商尋找合適的蜂窩站址變得越來越困難。對運營商而言,在一個網絡的鋪設前期,希望采用廣覆蓋、低容量密度的設備進行建網,以達到用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覆蓋的目的,使廣大用戶享受到精品網絡的良好服務。但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和業務需求的不斷豐富,網絡也需要不斷擴容和調整。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在網絡擴容和調整過程當中,原先連續覆蓋的網絡,往往會出現一個個盲點甚至一片片盲區,或者正好相反,在某些區域形成話務量的熱島,造成話務量的溢出。同時,一些特殊的復雜地形的覆蓋,如地鐵、地下室、室內、城郊、公路等,也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傳統上,由于技術和設備的限制,運營商和網絡設計部門往往采用普通基站加直放站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這種解決方式缺點是會帶來干擾增加、掉話率高、維護困難等問題。
如何使用一種技術手段使網絡呈現“軟”特性,使網絡在規劃和優化當中具有自適應能力,使擴容、網絡規劃和優化、業務提供等變得更加容易,是人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人們提出了一種具有自適應能力解決方案的新型基站——軟基站(SoftBaseStation)。所謂軟基站是指在一片覆蓋區域內,一個射頻單元(稱為子站)通過光纖或其他數字化傳輸介質與處在遠端的大容量基帶處理資源池(稱為主單元)相連,并在射頻單元間共享基帶處理資源、主控時鐘單元以及操作維護平臺,從而實現對周圍相鄰地區覆蓋的基站系統。
軟基站體系結構包括以下幾種:單站址單一子站、單站址多子站、分布式小區以及以上三種結構的組合。
與常規基站+直放站方案相比,軟基站吸收了常規基站+直放站方案的優點,同時摒棄了其弊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增加容量,擴大覆蓋,降低干擾。直放站只是主基站覆蓋的延伸,本身不提供額外的容量;直放站采用同頻轉發,互調、空間干擾嚴重,降低了主基站的容量,同時帶來掉話率高、話音質量差、切換成功率低等弊端。子站本身就是一個基站,由于增益的提高,減少了干擾,增加了容量,擴大了覆蓋面積。
——易于管理和維護。直放站需建立一套獨立的維護系統,電源、環境以及設備告警信息無統一標準,無法與網上其他基站一樣進行網管。直放站必須經常上站維護,導致后期維護工作量大。軟基站的子站為邏輯基站,可與主單元統一維護,維護及環境監控信息通過主單元Iub接口上報網管中心,系統掉電后自動重啟。
——選址容易。為了避免干擾主基站,運營商對直放站站址選擇要求很高,選站困難往往成為整個工程建設的瓶頸。軟基站的子站與常規基站的站址要求相同,同時由于其體積小、室外環境設計的特性,使選址相對容易。
——更高的資源利用率。軟基站由于在主單元基帶處理資源和子站間動態共享,因而極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變相降低了每個用戶的設備成本。
通過對軟基站特性的分析以及相對于直放站明顯的容量大、用途廣、易網規網優、安裝簡便、接收和發射衰減低、覆蓋成本低等技術優勢,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軟基站在3G網絡建設中將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