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政府網絡控制下的用戶在訪問不同的服務器時會體驗到不同等級的響應速度。而除了政府和商業公司控制或限制的互聯網接入以及其它偶然事件導致的大面積網絡擁塞或完全中斷的情況,世界上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開放的無速度限制(全速)的服務器和用戶網絡。
另外再考慮到網絡本身的問題,當前大量存在的僵尸網絡對于被感染系統的網絡數據流來說有致命的影響。就算沒有被感染的電腦系統,也會因為網絡服務器需要運行各種保護程序或者服務器遭受DDOS攻擊而導致網絡訪問速度下降。在任何服務器或路由器上運行的反惡意軟件程序使得終端用戶可以較為安全的進行網絡訪問,但同時也限制了網絡速度。
對于普通互聯網用戶來說,各種因素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在訪問不同網站時會有不同的接入速度。雖然ISP給定的接入速度是一定的,但是多種原因使得用戶所體驗的速度有所差別,這些原因包括:
所訪問的數據的來源
服務器端的連接管理策略(是否限速,是否限制每IP連接數量等)
連接的數據類型(深度包檢測)
當地政府是否有所干預
ISP本身的商業利益(比如所顯示的數據是否包含ISP本身提供的廣告);
連接路徑是否被路由器動態調整過(不穩定的路由或者使用代理等,都會導致更多的數據延遲)
位于 ISP端的反惡意軟件程序對數據進行過濾
位于用戶端的反惡意軟件程序對網絡數據進行過濾
從工程角度看,這涉及到兩個相似的概念,即“網絡接入阻抗”和“數據設備阻抗”。一個低的網絡接入阻抗是指數據服務器提供了足夠高的接入速度,使得用戶能夠以自己最高的接入速度訪問該服務器。而如果實際接入該服務器的速度無法達到用戶接入網絡本身的最高速度,即出現了所謂的網絡接入阻抗。大部分網絡接入阻抗并不是用戶能控制的。
在用戶電腦上,網絡的接入速度可以通過數據下載提現在屏幕上,或者通過喇叭通過不同的音調播放出來,或者存儲在磁盤上。這個概念不但適用于寬帶網絡,還適用于其它有線或者無線網絡連接。每次連接,或者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會使得接入阻抗有所不同,但是對于大多數連接來說,接入阻抗都是類似的。
有些人會說“數據網絡阻抗”只是系統帶寬的一個簡單計量。而將其命名為“帶寬”并不能包含有些用戶因無法支付不限速接入網絡的費用而降低接入帶寬或者某些其它因素使得連接服務器有意限制接入速度的情況。大部分ISP都會為資金不足的用戶提供限速的接入服務。另外,數據源或位于用戶和服務器間的設備也有可能有意限制數據流的速率;旧现v,在采用相同的ISP接入的前提下,兩個具有相同數據設備阻抗的系統會具備類似的網絡服務質量。
對潛在用戶或客戶來說,具有一系列已知軟件和反惡意軟件程序的系統阻抗,即所謂的“數據設備阻抗”所能提供的參考價值更大。設備驅動的性能,無線以太網設備的電子元件性能,以及操作系統上的數據產品的性能是“數據設備阻抗”的主要參考因素。一個設計合理并且配有高效驅動程序的芯片組具有更低的設備阻抗。
Intel Atom處理器的發布也正是據此原理。ATOM處理器的問題在于:“在運行互聯網相關應用時,該處理器如何與多線程處理器相抗衡?” 有大量的評測針對ATOM處理器與低功耗賽揚處理器,VIA處理器等進行對比。然而,就算是選擇了頻率相同或相近的處理器進行對比測試,這些測試也沒有真正針對ATOM設計初衷所針對的應用環境進行評測。
在電氣工程領域,最有效的能量傳輸發生在阻抗源(網絡連接)與能量站阻抗(筆記本或臺式機)相匹配的情況下。這個比喻可能扯的有些遠,不過這個原理可以用于多種情況,比如當用戶在購買用于上網的筆記本時,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平時上網的環境以及應用情況購買性能和功能相匹配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從而節省經費,尤其是在網絡不夠理想的情況下。同時別忘了,除了處理器性能,“數據設備阻抗”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