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就要過去了,回顧通信業界的大事件,我覺得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信與4G。
信:
“信令風暴”
年初點燃了“信令風暴”的風波: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APP需要與網絡上的服務器交互,這樣給移動通信網絡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信令風暴”主要是APP的心跳機制造成的,從“信令風暴”也引發出是否應該對微信等APP收費等話題。時過境遷,到了下半年,“信令風暴”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
“易信”與“來往”上線
前面提到了微信,2013年我們看到微信迎來兩大挑戰者:易信與來往登臺亮相。相對而言,來往更高調一些,營銷更強勢一些。不過至少在2013年底,微信一家獨大的格局并沒有改變。
“垃圾短信”
年尾垃圾短信的事情吵得火熱,運營商的確也有把柄,被人詬病也無可厚非,F在工信部已經約談了運營商,估計運營商方面會投鼠忌器,在短信發送方面收斂一些。
不過,偽基站制造的垃圾短信處理就沒有那么簡單,牽涉系統的升級改造以及對偽基生產單位和使用人的管理,難度不小。
4G:
“牌照”
4G牌照終于如期在2013年底發放了,兌現了工信部的承諾。之所以選4號公布,難道是為了迎合4G?
當然,現在只發了TD-LTE的牌照,家家有份。FDD的牌照,蓄芳待來年吧。
“頻段”
頻段是4G的生命線,非常奇怪的是,在4G牌照的發放通知中居然沒有頻段的分配信息,頻段信息都通過非正規渠道發布。
最先傳出來的是FDD的頻段分配,看起來電信拿到了好牌,不過仔細分析,分配方式還算均衡。
在4G牌照發布前總算公布了TDD的頻段分配,表面上移動收獲最大,實際給移動上了個緊箍咒。
“招標”
上半年中國移動的TD-LTE招標算是通信業界的一件大事,各個廠家的報價策略公布后,大家紛紛預測可能的份額,最后各廠家的份額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當然,拿到了份額是一回事,最后能否落地又是一回事。不過,賬面上的份額總歸還是板上釘釘的。
下半年中國電信也進行LTE招標,這一次各廠家的份額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兩次招標,讓老牌的國外廠商元氣大傷,直接進入了大裁員的節奏;也讓國內廠商從谷底翻身,重新振作起來。
年尾中國聯通正在LTE招標,會出什么結果呢?拭目以待。
.jpg)
作者:漢信 關鍵詞:視頻光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