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十月,相信關注光通信行業的讀者們都很清楚,十月份的光通信行業異常地熱鬧。從鐵塔公司各地市分公司人員的招聘情況到我國4G網絡如火如荼地建設,再到國內云計算的迅猛發展、光纖光纜市 場一片蓬勃等事件,都是大家密切關注的熱點。但每天打開網絡,鋪天蓋地的信息迎面而來,內容所及各行各業,想要找到相關行業內容花費一點時間是必須的,而 要找到自己所關注的行業熱點就更得花費一番心思。為方便您對十月份發生的熱門事件總體了解,下面就由小編為您將十月份備受我們關注的十大熱點事件進行匯 總。
一、從2014年通信展看未來通信產業發展趨勢
每年九月都是通信圈內的一次盛大聚會。但回顧今年的國際信息通信展,雖然大家的熱情不復從前,但作為信息通信業在國內最大規模的盛會,其呈現出來的內容卻仍然精彩紛呈,所暗含的通信產業的發展趨勢也自然不能錯過。
1、傳統運營商正面對戰虛擬運營商
2013年,虛擬運營商就針對傳統運營商展開了強大的攻勢,從挖墻角到發布虛擬運營商品牌等一系列動作。此次通信站上,虛擬運營商更是以個性化產品及服 務來籠絡人心,更深入地去挖掘用戶需求。其突破傳統電信思路的“圈子文化”,移動健康、捆綁主營業務、創新O2O”等富有個性化特色的互聯網思維通過移動 轉售業務將會開啟電信服務新思路,必將會起到“鯰魚作用”。
2、開放的市場 封閉的展臺
在2014年的展會上,其出 現一個有意思的畫面:以往展會上,各大設備上往往都是“來者不拒、全面開放”;后來慢慢地變成了“組團參觀、謝絕拍照”;而今年便直接設立了“VIP展 區”,而烽火則是完全封閉,采取預約邀請制。面對日益開放的市場,通信行業的廠商卻選擇了關起門來做生意,目標明確的一對一服務客戶。但移動互聯時代的來 臨,意味著更加開放的市場的到來。“閉門造車”終究不是長遠之計,展商們也應順應時代潮流,敞開大門,提高在產業群的知名度。
3、超高速光網絡構建寬帶中國
“寬帶中國”戰略的提出,有效推進了我國寬帶網絡的建設進程。通信展上,三家運營商分別展示了其在加強光纖網絡建設、提高寬帶網絡接入速率、改善和提升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成果。4G網絡覆蓋范圍的擴大,大帶寬和高速率流量需求的不斷增加,都促使光通信向更高速率和更大容量方向發展,超高速光網絡的構建迫在眉睫。
九月通信展會雖已過去,但展會上所呈現的現象都有可能預示著未來相關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更應重視。
二、光通信器件核心器件核心技術整合加速
10月底,Emcore和NeoPhotonics進行了重大交易。大家都知道,這兩家都是光通信器件行業排名世界前十的廠商。其中,Emcore出售可調諧波長激光器和部分光模塊產線給NeoPhotonics,預計2015年1季度完成。
這次重大交易并不是偶然為之,早這這起事件之前,Emore已經向住友電工出售了VCSEL(垂直腔表面發射激光器)和并行模塊業務,交易金額1700萬美元;NeoPhotonics也收購了日本ROHM旗下高速激光器和探測器芯片業務。而與此同時,Finisar—光器件的領導者也收購了高速光器件、芯片供應商u2t光子,價格約為2000萬美元?v觀光通信器件行業這幾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光器件核心技術正在加速向行業領導者集中,進行形成某種意義上的技術壟斷。
而在這一系列的收購事件中,卻完全沒有看到中國的影子。目前,掌握光器件核心技術的大都是美日廠商,而今年我國光器件市場雖然一直發展平穩,但我國一直 沒能掌握核心技術,若長此以往發展下去,我國恐面臨因供應商被收購而導致元器件斷貨的重大風險。反觀現狀,為不依附他國,我國必須加強光器件行業技術研 究,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光通信器件行業有一席之地。
三 、我國光纖光纜蓬勃發展
2014,4G元年,我國迎來了4G網絡的建設熱潮。伴隨著“寬帶中國”戰略和4G網絡的大力部署,我國光纖光纜行業保持著迅猛發展趨勢持續高速發展,發展前景良好。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光纜需求全年增長率將達到14%,需求達到1.41億芯公里,占全球光纜總需求的50%。
趁著光纖光纜態勢發展一片看好,我國應把握住機遇,加快光纖行業的產能發展,爭取突破產能瓶頸,提升我國光纖預制棒的生產質量和產出成品率和效率。雖 然,我國光纖生產企業很多,但真正拿的出手的,有能力生產光纖預制棒的企業并沒有幾家,而保質保量的企業就更是屈指可數。因此,我國光纖光纜的發展雖呈蓬 勃之勢,但我們也應有“居安思危”的思維,緊抓機遇,加大資金投入,爭取早日突破產能困境,為我國由光纖制造大國向光纖制造強國邁進添一股推力。
四、“寬帶中國”戰略實施,中國網絡發展現狀
移動互聯的到來,人們對多媒體應用的需求越來越大,對超高速的寬帶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為適應信息化的發展,國家也于2013年8月17日發布了“寬帶中國”的戰略實施方案,并積極推動其發展。然而時至今日,光速網絡的體驗僅僅只是停留在運營商的規劃藍圖中。
我國雖有大部分試點城市已經實現了光纖入戶,但實際體驗的網速雖有提高,但卻遠不及宣傳。根據美國CDN服務商Akamai發布的《世界互聯網狀態》中數據顯示,我國平均網速為3.71Mbps,排名全球第79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面對如此“名副其實”的網速,我國運營商的資費卻是一枝獨秀,大陸用戶每個月要為1M的帶寬付出高達13.13美元費用,是越南的3倍,韓國的29倍,香港的469倍。
“寬帶中國”戰略雖實施已久,但期間所遭遇的困境也很多。隨著互聯網越來越迅猛的發展,世界對網速的要求必將越來越高,加快我國網絡建設迫在眉睫,這期間不僅需要三大運營商的大力推進,更需要廣大用戶的支持和配合。
五、大數據和云計算將成為未來國家發展戰略
曾經高不可攀、浮在空中的云計算終于開 始落地生根,與地面上的億萬用戶緊密連接在一起,這也預示著云計算時代正在來臨。據互聯數據中心報告,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這意味著人類在最近兩 年內產生的數據量相當于之前產生的全部數據量,而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的數據量,相較于2010年,其增長近44倍。海量數據的產 生,云計算應運而生。
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和產業運行的模式,帶來了服務模式的革命。在云計算的驅動下,新的業態 和商業模式必將層出不窮,各種融合式創新也將不斷涌現。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大數據”和“云計算”國家戰略,加強人才培養和核心 技術的研發,建立先進的、巨大的數據中心,以促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
在技術浪潮和產業熱情推動下,我國一大批企業進入大數據和云計算市場,隨著移動互聯的迅猛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必將備受青睞。因此我國也應順應發展潮流,將大數據產業納入國家發展的戰略性項目,與國際大數據發展接軌,并將其作為未來國家發展戰略。出自:漢信www.twpasa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