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專線網絡有所不同,普通互聯網線路由于其網絡傳輸質量難以保障,帶寬波動頻繁,所以基于互聯網線路的視頻會議會頻繁出現畫面延遲、定格和聲音抖動,嚴重影響正常應用。
那么,如何在互聯網上保證視頻會議的傳輸質量呢?IP QoS是手段之一。
誰在影響網絡質量?
在視頻會議應用中,來自網絡本身可能影響應用表現的因素有四類。
首先是網絡帶寬,即每秒網絡所能傳輸的數據量。帶寬對網絡服務質量的影響顯而易見,帶寬越寬,當然可以允許更多的數據傳輸,從而提供更好的音視頻QoS。然而,盡管國內互聯網帶寬近年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但事實上各種寬帶的服務質量卻嚴重參差不齊,很多時候用戶即使有較高的帶寬,但由于技術不完善或其他原因還經常存在較高的網絡丟包率和較大的網絡抖動,這些都會給用戶的實際使用帶來嚴重的影響。
其次是網絡提供的數據傳輸能力,傳統的IP網絡只提供“盡力而為”的數據傳輸能力。隨著網絡上主機數量的不斷增加,網絡服務的需求將超過網絡提供的能力,從而造成傳輸時延(抖動)、引起分組丟失,嚴重時會出現大塞車(網絡擁塞)。網絡擁塞對一些Internet應用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和Web應用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傳輸時延哪怕超過一秒,那么對于視頻會議的音視頻傳輸就會是致命的。這就必須要求視頻編解碼和傳輸系統能夠克服信道的高誤碼率、包丟失率以提供音視頻質量保證。
再者是網絡隊列,網絡中存在很多的路由器、網關等節點。這些節點采用排隊機制決定數據發放的順序。如果在瞬間某節點數據排隊較長,該節點就會采取丟棄數據包的方式保證節點的正常工作。即使沒有被丟棄,經過較長的排隊之后,這些數據包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由此就產生了網絡的延時以及延時抖動。
最后是Internet視頻會議所選擇的音視頻網絡傳輸協議。當前互聯網傳輸層的網絡傳輸協議主要是傳輸控制協議TCP協議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協議)。因為本身的特性,TCP協議不適合使用在實時業務中。因此,實時業務的開發者都使用UDP協議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包。但由于UDP沒有任何擁塞避免控制算法,因而會對網絡造成大危害。這樣,UDP的廣泛使用就會如同互聯網上的一匹脫韁野馬,很容易導致網絡過載和高丟包率,還會大量侵占帶寬。
QoS守護網絡質量
網絡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簡稱QoS)是網絡與用戶之間以及網絡上互相通信的用戶之間關于信息傳輸質量的約定,其包含了傳輸延遲允許時間、最小傳輸畫面失真度以及聲像同步等因素。目前而言,在互聯網絡條件下的QoS需要解決四類問題:
首先是進行QoS分類與定義。對QoS進行分類和定義的目的是使網絡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QoS進行管理和分配資源。例如,給實時服務分配較大的帶寬和較多的CPU處理時間等,另一方面,對QoS進行分類定義也方便用戶根據不同的應用提出QoS需求。
其次是實施準入控制和協商管理。即根據網絡中資源的使用情況,允許用戶進入網絡進行多媒體信息傳輸并協商其QoS。
再者是做到資源預約。為了給用戶提供滿意的QoS,必須對端系統、路由器以及傳輸帶寬等相應的資源進行預約,以確保這些資源不被其他應用所強用。
最后一點是實現資源調度與管理,對可使用的網絡資源進行預約之后,是否能得到這些資源,還依賴于相應的資源調度與管理系統。
如今,IP網絡如何提供QoS支持這一問題現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對于由QoS控制來實現QoS保證,許多國際組織和團體各自都提出了完整的控制機制和策略。例如,ISO/OSI提出了基于ODP分布式環境的QoS控制,但至今仍停留在用戶層的QoS參數說明和接口階段,具體的QoS控制策略并未提出。
ATM論壇也提出了QoS的控制策略和實現方法,一種“連接預定”(connection and reservation)的控制思想,其核心內容是在服務建立之前,通過接納控制和資源預留來提供服務所需的QoS保證,而在服務交互的過程中,用戶進程和網絡需要嚴格按照約定的QoS實現服務保證。
同樣,IETF組織也提出了一系列服務模型和機制來滿足用戶對QoS的需求。其中比較典型的有RFC2115、RFC2117,以及早在1998、1999年就曾提出的綜合業務模型(Int-Serv)、差分業務模型(differentiated services)、多協議標簽MPLS技術(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和QoS路由(QoS-based routing)等理念,均可用于解決Internet網絡的控制和管理。
當前,業界多數視訊廠商都可以為用戶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方案,以華緯訊電信公司的視頻會議應用為例,其視頻會議產品應用在基于Internet公網的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多點間傳送高清晰高保真的音視頻數據。由于Internet網絡的不穩定性與抖動等因素,經常導致會議的音視頻效果無法正常實現。通過技術人員的反復調研,決定采用QoS保障機制。在會議召開時,會自動的優先轉發會議所產生的音視頻數據包,而當會議尚未召開時,QoS策略機制則不會啟動,以優先實施用戶其他日常的網絡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