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E1故障及其處理方法 :
在PCM設備進入我局通信領域后,十幾年時間里,總體運行較穩定,但也陸續出現了一些重要故障,歸結起來,有兩類故障較為常見,一類是E1的故障,另一類是用戶板件故障,現在重點對前一類的告警現象、告警原因及故障處理等進行分析。
一般當網管系統顯示A站對B站2M上報“PCM幀丟失”或“PCM信號丟失”這兩類告警,或其中一個告警時,就A站對B站2M不通,該2M里傳送的語音、數據等所有64kbps業務均不通。
“幀丟失”即LOF告警(Loss Of Frame)意指收方接收不到發方傳來的數據幀的現象。“信號丟失”即LOS告警(Loss Of Signal)意指信號丟失或劣化,使BER劣于10-3。
表1幾種常見2M告警處理方式
故障現象 故障原因 處理方式
LOF幀丟失告警 線路問題,接收信號衰減過大;
對方設備問題,發送信號無幀或無時鐘;
本端設備問題,接收方向有故障。 檢查本端和對端2M電纜,檢查兩個站的設備有無問題。
LOS信號丟失告警 對端輸出端口有故障(脫落或松動);
本站輸入端口有故障(脫落或松動);
本站2M支路板問題;
2M電纜故障。 檢查本站和對方2M電纜、底座等有無問題(接觸不良、虛焊、斷芯等現象),查本站2M支路板有無問題。
常用檢查方法:
(1)環回法:當不能確定是哪一段出了故障時,可以先用一根經檢測正常的2M線或軟件往A站或B站的PCM、SDH設備上作2M環回(A站作終端側環 回,B站作線路側環回)。環回正常,則說明環回所包括的那一段電路正常;不正常,則需更進一步檢查,以此來縮短故障點的范圍。
(2)測試法:將兩端所用的2M線或經環回被懷疑有問題的2M線拆除下來,用萬用表測試其芯線、皮線以及芯線與皮線之間的電阻,看是否符合要求。
(3)觀察法:當確定2M線無問題后,可以目觀PCM設備用于插2M線的底座是否有松動或接觸不良的現象,也可以用手輕輕搖動底座看有無松動現象。此類故障雖較少出現,但偶爾也有。
(4)復位法:在排除以上原因后,如果問題還沒得到解決,可以試著將PCM設備或告警板件重啟,因我局現今使用的中興PCM,部分站的投運時間已達到10年以上,有時候板件老化或設備老化會導致數據滯死現象,復位告警板件或整臺設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5)替換法:如果通過環回,故障定位在PCM設備本身有問題。此時可以用更換2M板、SCAS板等方法來排除故障。更換之前,需注意新板與舊板版本的一致性。
典型故障分析
故障現象:以圖一為例,B站對A站、C站均有PCM 2M業務。告警時,PCM網管顯示:A站對B站的2M“PCM幀丟失”、“PCM信號丟失”兩個告警同時上報,不久監控中心反映A站對B站RTU業務中斷,而與此同時,C站對B站2M業務未見異常。
原因分析:A站對B站2M業務中斷,而C站對B站2M業務正常,判斷B站PCM設備2M板及其它板件正常,而A站對其它站點的2M業務也是正常的,故A站PCM設備應是正常,問題很有可能出在A、B兩站的連接線或背板端口上。
處理經過:先通過軟件環回法判斷故障點,若A站終端側環回正常,則故障點在B站;若環回不正常,則故障點在A站。
判斷出故障點后,維護人員再進行如下操作:
(1)硬件環回:在故障站數字配線架DDF上,將該2M分別對SDH和PCM分別環回,判斷到底是SDH的問題,還是PCM問題,經查是PCM側問題。應用替換法將該PCM業務所用2M線接入正常的PCM 2M口上,引起正常2M告警,說明該線纜有問題。
(2)將2M線纜拔出,用觀察及測試法對該線纜進行檢查,發現其中一根線纜不通,經檢查系虛焊,處理后將2M線重新插回原處、所有環回撤消,此時A站 2M板告警紅燈滅,網管上相關告警消失,經向監控中心了解,A站對B站RTU業務已恢復正常。判斷故障原因為2M線纜虛焊導致該2M上承載的業務全部中 斷,處理后告警及業務恢復正常。
(3)若線纜無問題,則采用復位法,對故障站點的板件或PCM設備進行復位,若復位后告警消失,則說明板件或設備出現軟故障導致個別2M業務不通。
(4)若上述步驟仍不能解決問題,則采用替換法更換PCM設備的2M板、SCAS板甚至背板,問題應該得到解決。
隨著無人值班變電站的推廣和普及,以及各項新技術的應用,電力系統各個專業對通信的依賴越來越明顯。同時,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強、可靠的通信 保障也是我們的職責。為此,確保各站PCM設備及通過它傳輸的各類業務正常是通信運行和維護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我們必須經常學習了解設備工作原理, 并在日常運維工作中,不斷總結問題、積累經驗,盡量減少故障發生頻率,縮短故障處理時間,為電網調度保駕護航。更多請關注:pcm設備www.twpasak.com/product/ProductCategory34_1.htm |